2025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8日-2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承办的“2025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研讨会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陕西汉中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及其对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合照
会议开幕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副社长冯春生主持。首先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林松,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分别发表了致辞,热烈欢迎全国高校智能制造专业专家齐聚陕西理工大学,共同探讨交流制造强国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新方案,共谋共建,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副社长冯春生主持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林松致辞

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致辞
在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就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多个维度发表了深刻见解。上午场报告环节,长江学者、合肥工业大学蒋翠清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的报告。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教授作题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的几点认识》的报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卫明分享了题为《AI Agent赋能协同智能制造》的报告。福建理工大学原校长童昕教授作题为《教育部“十四五”战略新兴领域高端智能装备教材体系建设与推介》的报告。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白海清教授分享了题为《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报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肖艳秋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数实融合的产教协同式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报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陈明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的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下午的报告同样精彩纷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光辉教授带来题为《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智能制造工程卓越人才》的报告。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熊晓燕教授分享了题为《高端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实践》的报告。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执委会主任陈云教授作题为《面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虚实融合实训平台》的报告。重庆科技大学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何高法教授分享了题为《人才标准驱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对标国家标准培养合格智能制造工程师》的报告。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轩亮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制造工程知识体系下课赛融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报告。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系主任程联军副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制造工程核心课程教材与实践课程开发——以数字孪生为例》的报告。这些报告涵盖了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产业对接、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训平台及模拟仿真等多个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启示。
在圆桌论坛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袁军堂教授担任了主持人。吉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于丽娟教授、重庆大学智能制造系主任李孝斌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韩文教授、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王明伟教授、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敏作为嘉宾,围绕“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与会者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育人的新模式,为推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圆桌论坛
本次会议旨在搭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交流平台,分享智能制造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促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推动我国高校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与发展、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研讨与学术交流开启新局面。
此外,会议期间还展出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百余种机械类教材,特别是该社出版的多套教育部战略新兴领域系列教材,及时填补了各高校新专业、新领域课程建设的需要。

机械工业出版社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