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校社合作,周全安排,紧跟形势,着眼未来
发布日期:2017-11-06 08:31   

 校社合作 周全安排 紧跟形势 着眼未来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
高等教育分社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于2017年11月3~5日在著名的院士之乡浙江宁波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五十余所高等院校的百余名机电工程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院长郑堤教授致开幕词,指出本次会议主题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之后,宁波市教育局XXX致欢迎词,欢迎各位委员相聚于宁波。 
 
合影结束后,浙江大学宁波校区筹委会主任杨灿军教授进行了题为“‘新工科’机械电子工程教学思考”的主题报告。杨教授从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及分类发展的新体系五个方面阐述了对于“新工科”的理解,并且介绍了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及国际化教学三大举措,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学生培养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其后,上海交通大学陈关龙教授从认证专家的角度为与会教师们解读了以学生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情况,点明了我国机械工程人才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以及我国高等院校为提升教学质量所需要进行的工作。
会议第二阶段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燕山大学副校长孔祥东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永青教授进行了题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以校外生产趋于智能化、校内实训坚守传统化;校外大数据运行、校内靠人工记录;校外多种材料并用,校内“抱住”单一钢铁这些校内外差距明显的现实窘境为引,详细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实施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教融合方式:推进硬件、课程、制度三方面建设,进行基地、教师、科研教学、课程、运行方式五方面融合。在高等院校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也给了参会教师们一些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启发。之后,来自宁波海天集团的教授级高工高世权介绍了海天集团在注塑机领域的创新成果,燕山大学的姚建涛教授讲述了燕大在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的探索与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会议第三阶段重点是地方院校的创新教学成果展示与交流,来自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蒋亚南教授、西安理工大学的李淑娟教授及河南科技大学的仲志丹教授分别就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展示了教学改革成果,并提供了一些新的学生培养方法,满足了不同层次院校教师的需求。而燕山大学的姚成玉教授从第四版《控制工程基础》的教材修订出发,提出了 “新工科”背景下教材体系建设的边界和教学再设计方法;山西能源学院副院长孟文俊教授从理论解读的角度再次系统的讲解了“新工科”的内涵以及“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相关概念。实践方法与理念思想相结合,加深了参会教授对于“新工科”的理解。
会议的第四阶段,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第一策划部主任舒恬从教材建设角度出发,介绍了机械工业出版社配合“新工科”教学体系所推出的一系列教材升级更新计划,确保“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关教材更新、更精、更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陈俊华教授作为应用型机电专业教师的代表,介绍了富有特色的海洋养殖装备实验室建设成果以及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略。最后的报告“新工科与工程认证关键性要求的课堂教学落地探索”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王科盛教授,以具体教学实例展开,提出了在机械电子工程教学上把“解读”变为“问题”的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究,从而培养出可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机电工程人才。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中心及国家海洋局新型海洋养殖装备研发与服务中心,丰富了会议内容。
为期3天的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2017年工作会议获得了很大成功,会议明确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这一工作重点,承接了以往委员会工作的内容,指明了委员会新的工作方向,开启了委员会未来工作的新局面。当然这次会议的成功离不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通过校社合作,做出周全安排,才有这一次紧凑充实有成果的工作年会。希望这次会议紧跟当前“新工科”建设的形势,着眼于机电工程人才培养的未来,能够给与会教师带来实际的建设性启发,希望委员会能够为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教学贡献更大的力量,愿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社团代码:50001425-7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院2号楼,邮编100037
京ICP备14035175号-1 Copyright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