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新乡学院:"三个课堂"中学习"十类实践"中
发布日期:2014-10-17 11:39   

自2007年成立以来,新乡学院一直坚持把实践育人作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形成办学特色的突破口,积极构建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7年多的努力,该校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个课堂’培养了我”
 

  今年从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的郭尧,在校时就已经是新乡集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并先后担任了腾讯微博高校渠道的海南、河南两省主管。“学校的‘三个课堂’培养了我。”郭尧说。

 
  “三个课堂”,是新乡学院在实践育人中探索出的有效方式。第一课堂即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科学研究,主要在教室和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完成。第二课堂即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要求的、在校内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如学生社团、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科技活动等。第三课堂即走出校门进行的各类社会实践。巩固第一课堂、加强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三个课堂”互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发展。在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新乡学院提交了31件参赛作品,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学生李朝阳等人的作品“节能减排与大气环境”荣获一等奖,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学生岑辉、李霞等人的作品“智能搬运机器人”“太阳能多功能音乐背包”荣获二等奖,另有5件作品荣获三等奖。
 
  “‘十类实践’成就了我”
 
  “我是学校实践育人的直接受益者。是丰富的‘十类实践’和入驻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历,成就了我的今天。”毕业于新乡学院环艺设计专业的张振海,这个昔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上的能手,离校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火凤凰舞台服饰工作室,还开了4个网店和3个实体店。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探索,新乡学院构建起了以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科技实践、管理实践、劳动实践、艺术实践、军事实践、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德育实践等十类实践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内容体系,并实施了“十个一”工程:一个月军训、一周劳动、一个月社会实践、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社团、建成由100个人组成的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建立100个实践育人基地、每个学生撰写一篇实践调查报告并遴选100篇优秀报告汇编成书、设100个创业创新项目、种一片大学生林。学校还将“十类实践”中的劳动实践、生产实践等5类列为必修课,科技实践、艺术实践、创业实践等5类列为选修课,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在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科技文化知识等竞赛中,新乡学院获得1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成为众多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评价。

 
  教好“最难的课”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学生来说,“最难的课程就是实践课”,“假如他学不好这门课程,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偿不了”。

 

  如何教好这门“最难的课”?新乡学院的做法是: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为实践育人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

 

  新乡学院建设了“多元化”的实践育人队伍,形成了一支由实验教师、“双师型”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工程师、中小学教师及高校学者等组成的实践育人师资梯队。学校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300多个实践育人基地,并通过开设人文大讲堂、科技大讲堂等活动,为学生参与各类综合性实践创造条件,形成了校内外结合、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提高兼顾、常态化活动与即时性活动并重的实践育人平台。

 

  从2010级学生开始,新乡学院全面实施实践育人学分制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实践学分考评办法,形成了以实践学分为基本评价依据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既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频度,也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既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信度,也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效度。学校专门开发了用于实践学分认证的管理软件,已有两万多名学生进行了实践学分认定。

 

  回顾7年来实践育人的探索,新乡学院院长丁庭选说:“除了实践育人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教育,应当让学生从做事中求学问、在实践中长才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社团代码:50001425-7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院2号楼,邮编100037
京ICP备14035175号-1 Copyright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